ps:我来先说我的结论,我很不看好,因为广联达之类的建模软件已经足够好了!!!
<问题>撸主是工程造价专业,刚步入工作岗位一年半,在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。
我们城市即将新建的高铁车站,引入BIM,我有点莫名的恐慌,曾经感觉还有很多年才普及的东西(我们这普遍比内地落后很多年),一下进入眼帘,我就在考虑,是大工程才有用她的必要么?还是以后慢慢的她就取代了工程造价?造价工作的人员不再有需求,我才刚步入这个行业,我可不想老了找不到工作哇。
可能这些担心有点多余,但是我就是爱想,幻想未来,对未来有目标,虽然不是都实现了,但是心里踏实,跪求各位全方位分析这东西!
<网友回答>题主您好,首先声明,我是图片里的某BIM软件公司的程序员,我尽量客观地回答你的问题。
关于取代还是共存的问题
这个取决于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哪,如果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设备,算长度这些简单的重复劳动,那么,软件的高度自动化会取代你。如果你还掌握了一些软件很难自动化的东西,比如分区概念、清单定额……这些。BIM软件会成为你的帮手。就好比CAD的出现没有绝了设计师的饭碗一样,因为CAD也好,BIM软件也好,只是在一定的抽象层级上替你干了一些事情,如果你的能力超出它的范畴,那么,你是不可取代的。
再说几点:
1:模型对于造价的意义
之所以会提出用模型解决问题,主要是因为在之前的工作流中,图纸实际上只是某维度下的投影,所以不同阶段的图纸是无法通用的。表现形式在于:设计师画了图纸,造价员再画一遍来算量,到了施工阶段再画施工图……但是模型的概念就不同了,他是对整个工作流的抽象,也就是说,大家都是在不断完善这个模型,所以对于造价人员,可能更应该专注于自身的专业知识,像画图什么的,就不用自己操心了。(PS:上个版本我做了剖面图及详图的生成,基本上把模型到施工图这一步也自动化了。)
2:关于BIM与灰色利益
@matt jobs提到,BIM动了灰色利益,很难推动,我持反对意见,之所以BIM看起来很难推动,是因为我们还做得不够好(不论国内还是国外,目前IFC还停留在导入导出,各种MVD都在起草阶段,模型尚未成功,其他的也很难实行了),用户用起来不顺畅,灰色利益的获取方式多到不会受BIM软件任何影响的。
3:工程规模
殊不知BIM类软件最喜欢拿个小别墅来展示工程效果,BIM的应用和工程规模无任何关系,就好比源代码控制,如果你要从一定抽象层次来全方位,全生命周期地管理你的项目,BIM是最好的模型。
<普及状况>
2014年香港这边的政府工程大型项目要求使用BIM技术。
2015年香港这边的政府工程全部要求使用BIM技术。设计用BIM,施工用BIM。
以上是香港这边使用BIM技术的。香港的民用工程可能都没有,或者说无法在短期内使用。
现在搞设计的,对工业工程来说,如果不进行BIM投标,基本上都不会中。BIM技术现在很少用到民用工程。不过BIM是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深圳这边据我所知,有些施工单位已经开始重视这项技术了,也给员工进行了内部的培训。我们公司10月份也给我们进行了培训。
另外,据我一在中建X局的朋友说,现在BIM的技术,只是他们技术部用来欺骗业主的手段而已。真正的施工都不会按照这个来。(挂靠制度不解决,谁会鸟你)
还有,造价工程专业的新人,进入新公司,公司都会给他们培训,进行相关造价软件的培训。你不要恐慌咯,到时候你再学习就好了。很容易学会的。
如果大家对行业有什么疑问或者要分享什么东西,欢迎联系博主哦O(∩_∩)O哈哈~
最新评论
天气越来越冷了,躲在家里刷刷博客也挺好!
请问幕墙预算有前景吗?
找不到你的联系qq号了,联系我下。304552078
你的联系方式找不到了,联系我下
时间真快,又到年底!正好有空,到这里看看!
来看看,因为,总能学到东西!
对你爱爱爱不完,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看你博客到永远!
从百度进来的,博客不错哦!